您好,欢迎访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构知识库!
图片搜索

   粘贴图片网址
大同盆地地下水砷异常及其成因研究
王焰新; 苏春利; 谢先军; 谢作明
2011
页码771-780
原始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摘要摘要: 大同盆地是中国典型的原生高砷地下水分布区。笔者对大同盆地高砷地下水的分布特征、水化学演化过程、砷的来源以及控制高砷地下水形成的地球化学过程等近期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盆地周边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是盆地高砷环境的主要原生物源,含水层系统中铁磁性矿物为砷的主要载体,盆地内富含有机质的湖相沉积物是次生富砷介质。在盆地中心,地下水径流受阻,蒸发成为主要的排泄方式,浓缩作用使得地下水中TDS含量增大。在富含有机质的地层中,有机质在细菌或微生物作用下不断发生分解,使得地下水环境呈还原性。在高pH、低Eh条件下,由于铁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等水合物或粘土矿物对砷的吸附性降低,一部分被吸附的砷从这些矿物表面解吸;同时部分铁锰氧化物可被还原为低价态可溶性铁锰,从而使与其结合的砷也得以释放进入地下水中。在还原条件下,水中的SO2-4和有机碳可被还原成H2S和CH4等低价态化合物,尽管生成的硫化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与水中的亚铁离子和砷反应生成FeAsS沉淀,降低了地下水中砷含量,但由于地下水中Fe和硫酸盐含量有限,Fe普遍含量较低,硫酸盐耗尽后,CH4生成细菌就会成为主导力量,砷就会继续在地下水中积聚。此外,由于pH的升高,还可引起其他不同的酸根离子的解吸,如磷酸根、钒酸根、铀酰和钼酸根等也趋向于在溶液中积累,这些被吸附的阴离子以竞争吸附方式,进一步促进砷的解吸。
关键词大同盆地 浅层地下水 环境磁学 环境矿物学 生物地球化学
语种中文
URL查看原文
会议名称2009年地方病与地质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日期2009-08-01
会议地点长春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cug.edu.cn/handle/2XU834YA/118259
专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及教育部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焰新,苏春利,谢先军,等. 大同盆地地下水砷异常及其成因研究[C],2011:771-780.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大同盆地地下水砷异常及其成因研究.pdf(728KB)期刊论文出版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焰新]的文章
[苏春利]的文章
[谢先军]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焰新]的文章
[苏春利]的文章
[谢先军]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焰新]的文章
[苏春利]的文章
[谢先军]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大同盆地地下水砷异常及其成因研究.pdf
格式: Adobe PDF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